广东 2012-11-21(中国商业电讯)--德国教育家、心理学家、幼儿园创始人弗里德里克·福禄贝尔有一句名言:“孩子的工作是游戏”。他认为,游戏是儿童生活中最快乐的活动,是表现和发展儿童的自动性和创造性最好的活动形式。儿童教育专家通过研究发现:玩游戏比上课更能发展儿童的体能、认知和社会性,同时也是老师观察和了解儿童各方面的发展水平和内心世界的最佳窗口。
走出传统游戏误区 将“自由”还给儿童
记者走访了很多幼儿园,所看到的儿童玩游戏的过程大同小异,在游戏过程中,老师往往作为控制者,儿童的游戏活动常常是在老师的高控制、高指导下进行的。今天儿童被安排在哪个时段,进行什么游戏,要怎么玩,玩到什么程度,都是由老师来决定,这样的游戏不是儿童主观愿望中想要的游戏。
随着社会对儿童教育研究的专业化,对人才概念的转变,这就要求我们老师也要随之转变教育观念,摆正自己在游戏中的角色、位置,同时改善指导方法,发挥老师在儿童游戏中的特殊作用,让儿童成为游戏的主人,在游戏中真正获得发展。
阳光男老师与孩子一起乐在其中
精准1对1定制活动 促进儿童智能素质基础全面发展
儿童大脑的发展正如春耕秋收,有其内在的自然规律,在合适的时间给予适当的刺激,有利于促进儿童大脑的发展。所以,给儿童玩的游戏不是什么都可以,而是要结合儿童大脑发展规律。记者从狮子婴幼公学教学部负责人那里了解到,公学专业的教学研发团队,耗时4年,将早期教育的六大基础方法论有机融合,通过一系列标准化的执行设计,研发出系统的0-6岁儿童1对1定制活动。
阳光男老师与孩子一起游戏
据了解,这套定制活动包括知觉训练、感受统合、言语发展、认知-思维、心理发展、人际感知与交往六个智能科目,落实到8700个趣味游戏中,通过轻松愉快的游戏训练,寓教于乐,促进儿童智能素质基础的全面发展。这六个智能科目,在儿童不同年龄段实施,例如,知觉训练在儿童1月龄的时候就开始,持续到18月龄,主要训练儿童的感觉通路、感觉区辨、感觉理解、早期知觉、初级形象思维。而感受统合则要在儿童7月龄大的时候才开始实施。每个年龄段精准的目标分解体系,保证每一个教学活动(游戏)的设计目标是明确的,同时结合儿童具体情况因材施教,才能高效地促进儿童智能素质基础全面发展。
1对1定制游戏遵循0—6岁儿童对事物的直观认知需求,采用 “实物体验的教学方式”,运用的“认知素材”达10080个,80%以上来自儿童的生活常识和实物,最大程度地实现“生活常识和实物教学”的科学要求。因为,相比图片、玩具模型,实物能够最大强度地刺激儿童作为认知工具的感觉器官,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加深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记忆。
狮子婴幼公学为每个儿童量身定制的游戏,使每个儿童的早期教育既具有教育方法论的完整系统,又实现高度个性化,让家庭早教告别无目标、无规划、无系统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对于这套1对1定制游戏,很多公学的家长是非常认可的,某金融企业创始人表示:“我家孩子在狮子婴幼公学接受训练一年多了,身上发生了许多的变化:情绪越来越平静了,专注力、秩序感慢慢培养出来了,与人交往也落落大方。孩子能有如此好的状态,让我十分欣慰当初明智的选择,衷心感谢狮子婴幼公学!”